1993年的冬夜,天津武清零下八度,李金元把自己浸在刺骨的冰水里,让寒意逼退焦躁。三个月前聚富人,他把全部积蓄押注“骨参”,配方失灵、原料报废、发明人失联,180 万元眼看血本无归。冰水给了他冷静,也给了他答案:再投 400 万,改工艺、换设备。很多人劝他止损,他却在冰面上咬牙决定背水一战。结果,改良后的产品远超预期,第一批成品驶出厂区时,李金元彻夜未眠——这是他的第一次重生。
第二次考验来得更快。产品畅销却收不回货款,资金链瞬间断裂。在最艰难的时刻,李金元卖掉了心爱的奔驰,换来一辆夏利,只为按时给员工发工资。深夜,他对着电话那头的三叔泣不成声,却依旧把最后一笔现金打进工资卡。有人统计聚富人,那一个月他几乎每天只睡三小时,却保住了团队,也保住了天狮的信用。
1998 年,政策风向突变,整个行业风声鹤唳,经销商排队要求退货。李金元再次站到十字路口:是找理由拖延,还是照单全收?他选择了后者——“有退必退”,全额退款。那一纸退款单,让天狮成为当时极少数不欠经销商一分钱的企业,也让“信誉”二字刻进了品牌的基因。
三次生死考验,李金元用同一条逻辑闯关:先冷静,再决断,最后担当。冰湖教会他冷静,夏利教会他担当,退款单教会他责任。相比之下,同期不少企业家在相同困境中选择收缩、等待或转移,而李金元把每一次危机都当成升级系统的机会。史玉柱用巨人大厦的教训重构商业模式,褚时健在哀牢山重新种橙,李金元则用冰湖、夏利和退款单写下自己的韧性公式:目标不变,方法可改,底线不退。
今天聚富人,当创业者被 VUCA 时代的黑天鹅包围,李金元的故事仍是一盏灯——逆境不是终点,而是校准方向的起点。把冰水当成清醒剂,把夏利当成信用证,把退款单当成通行证,或许正是当下最朴素也最有效的企业家生存指南。
高忆管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